10月底時,受青年職涯發展中心(Youth Salon)的邀請,到了高雄與讀友分享:關於轉職,這件事的想法。
雖然這場的活動主題定調是在:轉職前要先懂的人生規劃,但人生規劃有點“大”,當天,聊得比較多的,反而是在人生單點的轉職選擇上,如何:評估自己、評估外界、再深入細節,能自己做好層次性的思考,去看看自己是否真的準備好了。畢竟,職涯是經由每次工作選擇所逐步的累積,聽起來很遠,但其實每天正在發生。
雖然這場的活動主題定調是在:轉職前要先懂的人生規劃,但人生規劃有點“大”,當天,聊得比較多的,反而是在人生單點的轉職選擇上,如何:評估自己、評估外界、再深入細節,能自己做好層次性的思考,去看看自己是否真的準備好了。畢竟,職涯是經由每次工作選擇所逐步的累積,聽起來很遠,但其實每天正在發生。
我的職業角色,就是個擔任幫助職場人轉換的中間人,時常面對「到底該不該轉換呢?」如此問題,但是每個人的狀態不一,這是很難一語回答:Yes or No,甚至是在這篇文章、活動中作結論。反而從個人經驗中,我認為有三個共同的心智,是我們能提醒自己的:掌握核心意識、具備方向感、拉高層次看成功。
在做轉職的過程沒有所謂制式流程,選擇的結果也沒有標準答案。不論你是想先離職再做規劃,還是待在原地觀望做跳動;或想為了名氣選擇、為了同事選擇。比較重要的是這些『單點』能不能夠趨近:成為未來,你自己也能『共處愉快』的職涯,這才是能貫穿每次選擇的核心意識。
當陷入迷惘時,保持方向感會比達到單點目標重要,因為,知道往哪裡去,才知道在哪裡該衝刺、休息、起步,並且會在路上遇到志同道合的人。硬性用有沒有達成目標去看待自己,容易產生挫折感是必然的。畢竟,很多事情是我們無法控制的,但做好能控制的事情並且盡力,路才走得長。
在做轉職的過程沒有所謂制式流程,選擇的結果也沒有標準答案。不論你是想先離職再做規劃,還是待在原地觀望做跳動;或想為了名氣選擇、為了同事選擇。比較重要的是這些『單點』能不能夠趨近:成為未來,你自己也能『共處愉快』的職涯,這才是能貫穿每次選擇的核心意識。
當陷入迷惘時,保持方向感會比達到單點目標重要,因為,知道往哪裡去,才知道在哪裡該衝刺、休息、起步,並且會在路上遇到志同道合的人。硬性用有沒有達成目標去看待自己,容易產生挫折感是必然的。畢竟,很多事情是我們無法控制的,但做好能控制的事情並且盡力,路才走得長。
而對於『轉職成功』的定義,當自己落了陷入了:跟金錢比、跟前輩比、跟同事比、跟名人比,一定要小心這都是不會讓自己更好的。不是跟別人比,而是跟未來比,這樣你的目標才會與時俱進的更新,拉出更高的思考高度來面對現在的糾結,提醒自己:未來的人,決定未來的事。
【來看看參與YS x 轉職前要先懂的人生規劃。讀友心得摘要】
A. 花生 (全文請點這)
Lynn提出從環境、自己、公司組織3大元素思考,著眼每一個元素的性質,並分析這3項元素互相的作用,會對自己的職涯產生什麼變化?首先了解現在職涯環境跟以往父執輩的職涯環境有了改變:從垂直上升變成橫向擴充;職涯核心從組織產品改為個人平台;成長動能從組織要我做換成自己主動做;工作價值從就業保證轉換為成就發揮;最後成功的評價從專業能力經驗變成資源整合。 接下來詢問自己內心幾個哲學性問題,這些問題不僅僅要找出自己的盲點,同時也是面試官面試問題的核心,像是:
- 當初為什麼選擇這份工作?
- 現在為什麼又想換工作?
- 這些原因中,最關鍵的因素是什麼?
- 有可能透過其他方式改變嗎?
- 如果可以,你想換到什麼樣的工作?
- 為什麼這對你很重要?
- 公司主要在做什麼?競爭者是誰?
- 公司組織分工如何?所在部門立場如何?
- 公司近期碰到的挑戰為何?產業有什麼變化?
- 接觸的合作客戶、供應商有哪些?
- 主管的背景、領導風格、喜愛溝通方式為何?
- 那些總被肯定的同事與自己的差異為何?
這些問題來分析目前組織跟跳槽組織的差異非常好用,如果這些問題新舊公司都差不多,或許該改變的應該不是公司;倘若差異頗大,那新公司的特色,是否跟職涯環境屬性相剋?我進去這公司,經驗能力是+9還是會扣分?藉由這樣的討論,才算對「是否轉職」有了初步評估。
本場次讀友年齡層約座落在工作年資五年上下,其實會更強調要具備穩定的核心三年做好經驗打底,先把專業知識先轉化為被認可的專業能力,這才有可能幫助自己在未來轉得好。而核心三年,對於資深職場人來說,也可以應用在『轉型期』,將原本具有的專業能力與經驗,瞄準目標想轉換的職位,定錨好再做比較,中間產生的差距(Gap),試著用可遷移能力去爭取上手時間,再加上學習新知識、技能,去做補足,一定要告訴自己:這三年『不可能』一次到位,透過實際去行動並體驗,才能從中總結適不適合自己,並長出新的職業身份。
B. Kevin (全文請點這)
在轉職前我們都該找到沒有發現的自己、也透過如此正視自己的需求、並重新與未來的職場有更多的連結,所以找到自我定位是非常重要的,也正因如此人生規劃會重於職場規劃,是我在這堂課最為印象深刻的,職場規劃需以長期為主要考量,可以嘗試轉換到不同的產業,但我們都要保持著有目的性的轉職,才能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。
在現今職場的種種變化,已經無法讓我們能夠抱著永遠待在公司工作的把握,和所接觸的供應商、客戶有了更多的了解和互動,才可以看到更多機會,並察覺自己周遭,看到更多契機來改變自己。其實我們都應隨時保持改變,跳脫舒適圈,隨時修正,也能走出自己的職場一條路。 也想跟大家分享一句話,我自己很喜歡:)『趁自己尚未定型前,盡量去改變吧!』。」
C. 匿名讀友 (節錄部份文章)
★短期的跳槽成功,並非等於長期的職涯成功。★ - 自身是否有彈性可以讓自己+1, 更多元的複用能力。
- 成長是自己的責任,幫助自己長成自己想要的樣子。
- 現在已經沒有就業保證,如何讓自己有成就為未來應徵。
- 越有意識的換工作越知道自己需要增進的能力。
- 跟隨熱情選擇工作可能會失誤,因為熱情是可能會消逝的。因為做的好而得到掌聲鼓勵,成就感產生熱情可能是更重要可靠的。
- 生存期: 大量學習,大量模仿,複製成功經驗。
- 通道期: 突破,經驗快速累積,資源整合能力。
- 職涯轉換=/=打掉重練,但要有方向感。
- 到達階段性成就的頂點就是跳槽的最好的時機(不一定是年後),因為有更多條件作為議價空間。
- 觀點: 由金錢成本改為以時間成本考量,例如可以很快上手,覺得你很好用。很多公司是會浪費你的時間,要好好思考。
- 核心三年: 這三年內是否盡心盡力把全部東西學起來且做好。選定方向,投入時間去做。
本場次讀友年齡層約座落在工作年資五年上下,其實會更強調要具備穩定的核心三年做好經驗打底,先把專業知識先轉化為被認可的專業能力,這才有可能幫助自己在未來轉得好。而核心三年,對於資深職場人來說,也可以應用在『轉型期』,將原本具有的專業能力與經驗,瞄準目標想轉換的職位,定錨好再做比較,中間產生的差距(Gap),試著用可遷移能力去爭取上手時間,再加上學習新知識、技能,去做補足,一定要告訴自己:這三年『不可能』一次到位,透過實際去行動並體驗,才能從中總結適不適合自己,並長出新的職業身份。
Happy Hunting!
Lynn
延伸閱讀
備註1:《獵頭的日常 x Youth Salon》 轉職前要先懂的人生規劃活動連結
備註2:許多讀友來信詢問,本講座之後在台北分享的可能,這點會待目前我個人的工作量做決定,屆時如確定日期會在臉書做通知喔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