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月初的時候,獵頭的日常辦了第一次讀友的聚會。對於辦活動這件事情,還真的是個非常初心者,前期花了許多時間在構思。記得4/8前晚工作一結束,就衝往活動場地作佈置、簡報調整等⋯由於場地在中庭,內心也一直在祈禱明日會是個好天氣。

慶幸地,起床是被陽光給叫醒的。這次暖時光共有147位讀友參與,皆來自不同背景與領域,有餐飲業、軟體業、出版業、人資業、生科業、不同科系學生(心理、經濟⋯)、NGO、製造業等,這次活動我們一起票選出了現在困擾、最想知道的事情,也讓我再次回顧了自己的職涯,在開場時與大家分享了我的心路:

「你可能不會先找到你熱情、你所愛的,而是那個角色先找到你,你再去發現它、把它變成是自己的機會。」

當日也邀請了其他來賓,聊聊屬於自己的職涯想法。相信把麥克風交給他們,能從不同的人生背景、年紀、觀點作交流,刺激我們對生活想像的無限可能,並帶給讀友們除了我之外,不同的聲音,畢竟——“每個人身上都隱藏著一句話、一個精神,驅動彼此。”

而現場也有三位讀友,在活動結束後花了些時間寫出這份共同記憶、他們的專屬文字,從不同面向做整理、分享給那些未能參與我們的讀友們。我將他們的心得摘要整理在以下,歡迎點入他們的全文連結做閱讀喔,如果有幫助,也別忘了給他們點鼓勵喔。

創作/攝於讀友 Shola。現場有許多朋友的日常興趣非常令人驚艷!

【職場人;暖時光。心得摘要】

1. Amber  (全文請點這)

  • 對我來說Lynn在獵頭的日常裡所談的並不是hunting for a job那樣簡單的事,而是hunting for a better self或者hunting for a life style I want比較適切。如同昨天的分享會中所說的,當生存的條件被滿足了以後,我們無法避免地要進入到確認自己能力通道的階段,也就是更深刻地了解我是誰?我想變成什麼樣子?以及隱藏在這些追尋後面那個聲音:我的人生意義是什麼。而能力不僅是能力,他們必須要是我的「能力通道」(或者核心能力),好像挖地道一樣,一面挖,必須一面確認通道前方是通往我所相信的人生意義,如果只是低著頭猛挖,有一天早晨醒來或許會覺得迷失得不得了,因為不知道自己身在何方了吧。

  • 在現代,幾乎所有的人都要在職場中花上人生三分之一甚至以上的時間,也因此職涯成為每個人自我實現擺脫不了的場所。而現代性和世代差異造成了多少的掙扎和焦慮,我是到了昨天才明白,原來不是只有我,這是一個共同的問題,就像所有其他的事情一樣,當時代不一樣了,會淘汰掉許多既有的事物,同時也會有一些普世價值存留下來。當世界潮流被顛覆了數次,數位革命帶來全新的生活型態,我們該把自己的根扎在哪裡呢?「只有改變不會變」的時代,我們要把自己定在何處呢?面對有可能在幾年內就被淘汰的專業能力,創新的意涵也大大的不同了。
「希望今年不論發生什麼,我們都能一起做更好的自己。」

2. Len  (全文請點這)

職涯轉換(奇特創造 - CEO Sharing)
  • 去做就好了,做才有收穫。
  • 他在 30 歲以後,跳槽領域完全不同。但是經驗可以複製。
  • 難事其實不怕,願意去做就有機會。
  • 認真地去看對方的 JD, 認真地去評估自己有沒有能力駕馭這個位置。
  • 再投履歷的時候,必須需要有目的性的走。
  • 要做有把握的事情,Proposal 可以寫得很漂亮,但是也要有能力在半年內做出來 (公司看一個人的平均標準)。
  • 試著去設計,讓一些好事情會發生在自己身上。
  • 每次轉職,我們專注去做好一些事情: 創新,而且主動敲門去做。

致 焦慮的 90,000小時
  • 習慣變化: 只有改變不會變
  • 過濾聲音: 世代背景的差異
- 每個世代對職場的思考模式是不一樣的,父執輩的思維對於工作的職涯是可預見的,往某條路走,努力走就會成功。但我們這世代的思維模式是不可預見的,成功和職涯都不可預期的。
  • 尊重感覺: 熱情不是刻意尋找
- 熱情是一種感覺,他是動態和會改變的。
- 如果你忘記了,去想想看,上一次全神貫注的時間是在做什麼。
  • 核心能力: 拋棄過早職涯規劃
- 觀察自己,找到別人會不經意地讚賞你的點,有可能就是你的職涯規劃。
- 不要去做太早的職涯規劃,因為你很難評估說。五年後你的經歷/公司還在不在。
  • 深度思考
- 現在你有能力做哪一件事?
- 誰會需要並且需要什麼?
- 他們會有什麼變化?

「職涯這件事情把它看簡單一點,找到核心能力,但不要太過限制自己的路線。」


  • 「履歷 6 秒原則」活動結束後,Lynn 分享履歷寫作的幾個要點:
履歷的「格式」比形式重要。承接「履歷 6 秒原則」,因為招募者和人資只會花很短時間瀏覽履歷,因此履歷需注意排版的層次,讓看的人容易找到重點,簡潔易讀的履歷格式較格式花俏的履歷佳。另外在橫式書寫而言,人的閱讀動線習慣從左上到右下,因此左上角是履歷閱讀的熱點(hot spot),故可思考在左上角需要放何資訊,以利凸顯個人是此職缺的適合人選。
要了解履歷閱讀的「對象」是誰。未來會有越來越多機會是由機器當履歷的第一層篩選者,例如 ATS (Applicant Tracking System),所以設法讓履歷成為機器可讀(machine-readable)、讓機器讀出履歷中的關鍵字,會越來越重要。
履歷表達方式可善用 STAR 原則。履歷提到個人工作經歷時,可使用 STAR 原則(S=情境 situation, T=任務 task, A=行動 action, R=結果 results)來讓經歷更有說服力。
履歷要能一目瞭然。履歷應該要盡量讓非專業領域的人也能理解,避免使用太多複雜的專業術語。另若公司知名度不高(例如新創公司),則應於履歷中以1~2句話介紹公司業務。

  • 參加完講座後,我印象最深刻並且想開始採取行動(take action)的有以下三點:
- 尋找核心能力。思考自己上次全神貫注,並進入心流(flow)是什麼時候?經過這幾年的工作歷練,自己的核心能力和獨特賣點(Unique Selling Point, USP) 又是什麼?
- 主動選擇機會。平時積極準備自己,並且有意識的選擇下一個職涯發展機會。-
- 綜合思考和判斷各方資訊。在這個時代會接收到各式各樣的資訊,我們應該了解資訊提供者提出意見的背景,了解該資訊是否具有時代限制、地理限制或國籍限制,以及是否適用我們所處的時空背景。

「Nothing seeking, nothing finding」,並祝福大家都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職涯發展路線。

攝於讀友 Glyn。

非常感激抽空參與的讀者、本次幫忙的同事、前輩們,已經開始期待我們下次的相聚。


備註2:如果求職等相關問題都歡迎私下留言,雖然不能夠一一回覆,但我都會花時間閱讀,若是常見狀況,我會試著整理成文章作分享,藉由這樣“連結”讓大家幫助大家。

備註3:目前文章產出速度,依然會保持這份“慢慢”腳步,透過經驗來寫出“自我幫忙”文章;至於閱讀完後如果真的仍有盲點,對於求職者,能夠接觸到我的方式,會是:未來籌備中的工作坊、職涯教練這塊。在部落格網頁中,都能夠查詢到相關資訊。


Happy Hunting!
Lyn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