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你問我為什麼創業嗎?這問我也許不準,當時只知道想做自己的事,一腳,就踏入這圈子了。

記得畢業時,實在不知道往哪裡去才好。大三時候聽到學長姐的職涯講座,分享如何支身前往異地成為鑽石級淘寶賣家、如何把新創中心產出的專題成為網路熱賣產品⋯⋯記憶中的他們,就是那樣閃亮亮地,接著,“創業”、“當自己的老闆”就成為我日思夜想的目標了。但,如果現在要我回母校分享創業,我想我絕對不會是那閃亮亮的學長;因為,對我來說的創業,完全是人生階段中的越級打怪,身體上的不辛苦,心理上的最辛苦,這才是,我想說的。

堅持這件事,有點討厭,因為它總愛突然變得虛無飄渺,甚至有些痛苦。創業,對我來說,不像工作那樣隨時能拋開不屬於自己的東西,如果放棄了,就像是捨棄了自己的身份般。創業蜜月期後的每天,都像在挑戰自我的精神邊界般;走進辦公室,看著員工期待我什麼都知道的眼神;會議時,心照不宣地猜測夥伴堅持下去的心情;活動時,面對外界總認為我應該做什麼的眼光。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,好像存活在一種,把夢想發光發熱的楚門世界中⋯⋯漸漸的,連能吐苦水的對象變少了,連被問到一句:最近好嗎?內心,都慌亂地尷尬。

Lynn,身為CEO,這樣講是不是有些懦弱呢?以前啊,我常覺得創業是為了獲得獲得自由、獲得金錢、獲得認可,但現在的我卻覺得一個人的成就和偉大,不是他獲得了很多,而是他放棄了很多,因為,放棄比獲得要更加困難像是放棄了那些陪伴重要人的時光、與好友一起耍廢的充電飯局⋯⋯愛賴床的我,甚至成為了不需鬧鐘叫醒的六點鐘人,也成了巷口那家小酒吧的十一點常客,只是通常,筆電配啤酒的⋯⋯直到重複了2190次,才理解到,原來這條路,沒有所謂閃亮亮成功與灰濛濛失敗的二分法,而是必須經歷了第一次失敗、再一次失敗、很多次失敗,才能找到創業攝影棚的出口,然後:跨出去。」

看到的東西,來換夢想的東西,他是這麼開始踏上創業的。我們的會面也不是為了介紹機會,而是要幫他的公司找人才。這個年輕老闆,後來,沒有選擇放棄,而是選擇如何不放棄。算算到現在,應該是他創業的第八年了,在太多工作經驗的階段,踏入了Startup這條路,而創業對他來說一直都不是避風港,因而加倍努力,只是,沒想到要經歷好多未知,實現理想而落實現實,轉眼間變成職涯、變成人生。

最後,我們的話題停在矽谷流行的創業新趨勢,當我同他搭電梯下樓,正思索著他後腦勺的幾根白髮是如何出現時,他與我聊起了他的父親是如何獨自從家鄉離開到台北,當起了木工學徒,一直到為了養家而成了統包工程公司;現在,為了支持小妹的夢想,遲遲不肯退休。而他,卻是先遇見了志業,想分享給他人理念而成了事業,進而鑽研成了一種職業,這職業生涯的順序像是反了過來。但也慶幸這反過來,讓他能夠提前理解,原來小時候難得出現在餐桌上的爸爸,不是因為不喜歡與孩子相處時光而沈默,而是養成了獨自消化所有壓力,不自覺地成了這樣的習慣。

我從沒告訴過他,他在我心中仍是閃閃發亮的。到底該選擇冒險、或是該選擇穩定,就像要選擇當Truman還是Trueman一樣,但,卻沒有二分法。只有讓人生不斷啟動,慢慢長征過許多痛苦,才體悟酸甜苦辣的箇中滋味,就像電影說的:『你是一個聰明人,應該走出去。人應該享受這個世界,而不是企圖理解這個世界。』然後,成為帶得走的人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