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得在三年前,我有個案件經驗是這樣來的:當時這位Candidate在原公司待了12年,但這樣的年紀與年資,落在一個尷尬的區域,要上哪找工作呢?於是他默默註冊了LinkedIn,但尚未下定決心轉換的他,在不熟悉平台的使用下,於是,就在最輕易填入的Skill欄位,留下了10個專業技能。恰巧,我在看到他的Skill配合對他們公司的了解,就發了個訊息給他而這樣認識,再隔了一年後,因緣際會下,幫助到他轉換到了一個新領域。記得他最後說:「我真沒想到是用這種方式換工作的,這是不是就是種吸引力法則呢?」
LinkedIn這樣的社群職業平台,的確,在進入不同國家的人力市場上,多少會因為被語言隔閡、當地文化等因素被削弱使用力,但我們能不能盡可能留下些足跡在這樣的跨國平台上?回歸到剛剛我的Candidate的案例,我反而認為是他自己無意識地“設計”出自己的吸引力法則,在隨時準備好自己的同時,等待不曾被預期到的到來。
本篇期望帶給:
- 英文使用卡卡的讀友:對不善用英文的使用者,善用此技能欄位會對你幫助非常大,因此這篇比前面兩篇對你更為重要。
- 想要到海外工作的讀友:使用LinkedIn平台已經是基本,當大家都在基本線上,如果想要出線,我們更應該認真規劃這份個人檔案的優化。
- 人資讀友:招募朋友常常被期望找到直接戰力、潛力生力軍,也許同業就只有2~3家公司備足最理想人才。那麼LinkedIn是公開平台,你可以藉由這塊範圍做“一半的挖角”,來做精確搜尋、聯繫。
今天這篇要進入到領英個人檔案的最後一個主體:專業技能(Featured Skills & Endorsements)。
這塊區域的概念是:能夠把所有經驗highlight標出重點、關鍵字,快速呈現專業技能,讓陌生讀者能聚焦在你“設定的範圍內”了解你,甚至在你的領英上的一度關係人,可以對你所設下的的專業技能(Skill),做出認可(Endorsements),呈現在個人檔案上。
1. 關於技能(Skill)區塊
在技能區塊中,你可以自行輸入關鍵技能,上限為50個,注意:這邊可不是隨意輸入就好,許多人最容易忽略的就是這塊。
【使用心智】你用過Google搜尋過任何東西嗎?把Skill的輸入,想像成是你在google搜尋時出入的關鍵字,這會攸關潛在雇主、人資、獵頭怎麼找到你、你怎麼被分類。
【運用技巧】
- 從重要且擅長的技能依序排列:這樣的排序能讓你的技能在個人檔案畫面上有良好呈現,尤其選前三個重要、愈能代表自己的擺前面。
- 寫出完美總結的心態:承接先前寫的個人簡介(Summary)、工作經驗(Experience),到現在的技能(Skill),把這些技能的選擇想像是寫作的最後總結,從先前的內容骨幹,取出精華,提醒閱讀者該注意而未注意到的事。
- 聰明選擇關鍵字:務必使用滿50個技能,上升被搜尋到的機率,但不是亂選就好。可以跳脫角色框架思考,想想上下平行、客戶、合作廠商伙伴的合作中,你所運用到的能力發揮、專業知識等。
- 移除過久且不相關技能:譬如你是在07年從科技業轉行到醫藥器材領域,並且也決定持續待在醫材這塊;那麼07年之前的科技業經驗,你需要盤點出那些不常用、不適用於“現在”需求的技能,然後做移除,否則只會使讀者混淆,看不出你的個人技能重點。
- 吸引力法則的設計:針對目前“現在有興趣的機會”,研究至少五份JD(工作描述),擷取出關鍵字,把它列在上面技能欄位上,上升被搜索到的機率。(注意:平時練功、培養實力還是重要的)
- 避免太特殊詞彙:有些人會使用自己習慣的用語設定成技能,但這只是“自己的用語”,為了避免“被搜尋”不到,建議你還是使用行業術語、普遍常見用語;並且不善用英文的朋友,你的簡介與經驗輸入中文是沒關係的,但務必這區塊一定要使用英文,畢竟這平台還是以英文邏輯為搜尋的導向。
補充1:你可以參閱LinkedIn Skill的字典,看看該領域與普遍常見用語:
補充2: 這裡包括了針對16年的技能調查趨勢(The Top Skills That Can Get You Hired in 2017)
https://www.slideshare.net/linkedin/the-top-skills-that-can-get-you-hired-in-2017
認可(Endorsements)區塊 |
2. 關於認可(Endorsements)
當你設定完技能(Skill)欄位後,會發現這個區塊被增添了些“互動元素”,也就是:在你LinkedIn內的“一度關係人”,可以去做Endorse的動作。你可以把它想像成:在我的Facebook中,只有是我的朋友的人,才能推薦我擅長些什麼。
因此這區塊對其他人而言,他們能依照你填寫好的技能,“有範圍的”去對你做技能認可。因此這是個很簡單的方法,快速呈現給陌生讀者你所被認可的專業,同時也可能影響領英個人檔案,在搜尋結果的排名。
【使用心智】強化呈現關鍵字,活絡自有人脈圈,對此區塊抱持“有是好事,但沒有也沒關係”的心態即可。
【使用心智】強化呈現關鍵字,活絡自有人脈圈,對此區塊抱持“有是好事,但沒有也沒關係”的心態即可。
- 為什麼我會說“沒有也沒關係”呢?在國外,針對Endorsement的推薦,甚至有教戰你如何去找到推薦人、吸引不認識的人來Endorse。但對於熟悉LinkedIn運作的招募人員,都知道這塊的真實性是待確認的。雖然這塊在設計上的美意,是能簡化陌生人更快認可你的技能,但漏洞是有許多“是朋友但不認識的人”都可以做認可動作,因此你可以把得到Endorsements的優先次序放低。
【運用技巧】
- 精確的Endorsements:你可以找出實際與你合作共事過的同事、朋友、客戶,藉由先去Endosre他們,接著他們被Endorse的訊息,進而回過頭瀏覽你的檔案,因此對方也會多放些注意力在回饋上。
- 透過精確的Endorsements去活絡你的人脈圈,同事、朋友形成高品質的“口碑網絡”,才能達到彼此互助。
接受到被Endorse的訊息 |
3. 關於推薦(Recommendations)
不同於只要快速點按Endorsements,Recommendations在概念上的設計似乎更加嚴謹,因為它必須是從你的“一度關係人”去“寫出”的。
【使用心智】提供更嚴謹的口碑認可,對此區塊抱持“有是好事,但沒有也沒關係”的心態即可。
- 為什麼又是“沒有也沒關係”呢?必須要提醒各位使用這塊請小心,對於有經驗的招募人員、用人主管來說,是可以很快看出推薦的真實性的。以我與“這塊”交手的經驗,其實可以看出是不熟識你的人、甚至比夠不客觀(譬如老公老婆)所寫出來的推薦,由此判斷出合作深度。那麼以招募人員的角度來說,我會歸類在所謂“不真實”的推薦,甚至我會在面試時主動詢問你們的關係是什麼,避免任何之後可能在真實Reference check階段,可能出現的造假風險。
【運用技巧】
- 審慎評估為他人寫推薦訊息:在公開平台留下這些資訊時,務必記得陌生讀者也是看得到你的背景、工作資訊。下次當你接到寫推薦訊息的邀請,請先審慎思考可能帶來的後續效應。
- 衡量推薦人的寫作技巧:就算再了解你的人,要擷取出精華推薦你的強項,有時是難以下筆的,可以建議推薦人參閱你設好的技能區塊(Skill),選擇主要1~2個去做下手、形容與強調。
- 頭條簡介(Profile Headline & Summary) - 放火 - 點燃引發興趣
- 工作經歷(Experience) - 照亮 - 敘述故事證明
- 技能推薦(Featured Skills & Endorsements) - 感受 - 驗證總結收尾
這系列的文章,其實並沒有特別強調“LinkedIn的單一使用”,而是就手邊現有的資源與工具,去活用並設計出屬於自己的吸引力法則,這些整理是我個人認為對職場人夠用的使用心法。而你的問題也許也會是大家的問題,如果在任何使用上工具、平台上的問題,都歡迎做交流喔。
Happy Hunting!
Lynn
延伸閱讀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