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我收到一些很好訊息,包含我自己、大多數的人有這樣的困擾:關於出社會後的人脈經營。不同人生階段在人脈的長成、經營、目標都會很不一樣。人脈這詞包含了許多面向,甚至細部鑽研,它可以成為一種“技能”。但我們今天只探討針對職場人:“人脈”到底對於“工作與求職”有什麼重要的?
1. 通常我在與Candidate面談的時候,最常問到的問題其中之一應該是:「你是怎麼換到現在的工作的呢?」來聽聽看以下幾個真實的回答:
「前幾年去新加坡旅行,剛好在Bar閒聊認識了坐隔壁桌的HR,就跑來上海做研發了。」
「我以前帶的工讀生畢業後加入了化妝品業,與老闆提到我,就跑來這當行銷主管了。」
「我週六都會定期參加籃球活動,一個認識的球友剛好也是工程師,提到有缺就過來了。」
「去美國探親坐飛機時,和坐在隔壁的財務主管聊了起來,他提到公司人資部那邊缺人,就幫我推薦了。」
「我與我的夥伴是交友APP上認識的,雖然沒火花但剛好專長相輔,就一起創業了。」
聽起來會不會覺得:有沒有這麼幸運,這麼剛好?在我的日常中,這些語句大概有30%機率會出現的。再來,我們把這些字句拆解,分成“人事時地物”來看看,這些發生,他們有沒有任何共同點,是我們可以抽取出來的:
- 人:陌生人、下屬、球友、隔壁大叔、潛在約會對象,看來是包羅萬象。
- 事:沒特別聊工作,這倒是滿一致的。
- 時:旅遊、他人職涯變化、社團時間、探親,完全不能預料。
- 地:酒吧、電話、籃球場、飛機上、網路上,通通不是在104、LinkedIn、就業博覽會這樣的場合找到的。
- 物:甚麼物,連張名片交換都沒有。
2. 總結一下剛剛的分析,我們會發現不管是主被動求職者,這些機會背後的人事時地物,都是很偶然、非刻意狀況下發生,甚至他們的朋友圈是“毫不交疊”的。有時,職場人會陷入一個誤區是:只要跟同領域的人打交道即可,或者人脈是需要費心去額外經營的。但這樣的誤解,似乎讓我們與許多潛在可能擦身而過了。到底,在關於人脈、社交這件事情上,我們的哪些想法打了結呢?
- 迷思一:必須去參加所謂“Networking Event”,才能夠認識新朋友、同產業的人。
沒錯,這感覺很正常的,也不用勉強自己。讓我們思考剛剛的案例:
「我週六都會定期參加籃球活動,一個認識的球友剛好也是工程師,提到有缺就過來了。」
隨著社群工具的普遍,大家自主發起共同興趣活動愈來愈常見,像是電影之夜、讀書會、桌遊、運動社團等,都是可以先藉由志同道合的出發點,有著共同話題去間接認識不同朋友圈,甚至一拍即合下發現原來是同領域的朋友。而校友聚會、補習班、書店逛街、超市購物、公園散步等,任何外出機會,也都有潛在機會建立起所謂:弱關係(Weak Ties)。也許只是簡單一句:「你為什麼會想學日文呀?」而開始對話加強弱關係,這些都是心裡不勉強的一個好開端。(注意:弱關係是現代求職很重要的一環,我們會在下一篇討論。)
- 迷思二:只有外向的人才能融入“Networking Event”,內向的人不適合這種活動。
找出核心,修飾一下這個思考,我們會發現:懂得提問是關鍵。很多事情是一體兩面的,內向的人通常會較有耐心去傾聽與觀察,甚至能在活動結束後,針對他們真正有興趣的人,去做後續保持聯繫( Follow up)。因此,在所謂社交活動上的行為:反而是憑藉著你的“策略”而非“個性”,不是嗎?
來聊聊我的一位朋友的經驗,他是一位寫程式的工程師,不管做哪一個人格測驗,都是呈現內向型特質。出了社會後,他曾苦惱讓自己打開心胸這件事情,但這真的很難,只會讓他覺得更有壓力。有次我與他一同參與Networking Event,發現他很善用一句話:
「我的專長主要是在寫程式,你/妳的工作聽起來很有趣⋯⋯我從來沒接觸過呢,大概是像什麼樣子呢?」
活動結束後,他與我分享了他的心路是:『經過一段時間摸索,我找出了自己的方法,就是去參加社交活動的時候,讓自己處於提問者的角色,因為這樣可以讓我自己避免:談自己的事情造成心裡上的不舒服。經過幾次嘗試後,結果卻是出乎我意料之外,反而活動後許多人願意主動與我建立關係,我想可能是在多關注別人的談話,別人會認為你是個願意了解他們、可以談話的好對象,進而有了延續朋友關係與未來合作的可能性。』
我覺得這樣的心智特別好,在自己能接受的社交壓力範圍內找出了自己的一套方法,而這方法,不也就是獵頭有時在做的事情嗎?
- 迷思三:主動詢問他人工作機會實在很尷尬,像是在求一份工作。
“最近想轉職,我看到FB上以前大學社團的學妹進了A公司,我對他們公司一直很有興趣,但我們實在很不熟,怕私訊密她怪怪的,而且我是他學長這樣好像有點丟臉⋯⋯”
記得有位資深職場前輩與我分享一句話:「當你成功了,你怎麼成功的,他人倒是介意的少了。」這邊先不探討所謂成功框架,但這樣的心法是我們可以去思考的,這樣的提問不是在“求”得一份工作,而是:你有一個目標,你想達到目標,因此你透過“簡單的問句”,去接觸一個可能性,接著你可能會進一步知道,這個機會的背景與關係鏈。其實用這樣正面的角度去想,是很大器、很自然地。
如果有幸進去了,五年後你接到我的獵頭電話,你會說當初是你去求得一份工作嗎?絕對不會,對吧。
- 迷思四:要達到一定的“熟度”才能做進一步地試探與詢問,不然感覺好勢利。
我曾與一位高階Candidate碰面過程中,看他短時間接了兩通電話,說是學校學弟妹打來詢問某個特殊證照的建議,我問他:「這些打給你的學弟妹都是熟識的嗎?回答這些問題會覺得浪費時間嗎?」
他回答我:「都不熟,只是在LINE校友群裡發問的,想說剛好有這樣的經驗,也許能讓他們少走點路,當然決定要回答他們,我是沒設想任何回報的。」
當然也許不是每個人都是抱持著這樣的心態在回答的,但其實我們常會陷入在“熟度框架”內思考,導致對方“不了解”你想要做些什麼、甚至給予“錯誤方向”。現代職場有個特徵是:每個人的時間都被切分得很碎片化,我們認為的含蓄、禮貌,反而造成太過拐彎末腳而浪費時間,你可以釋出明確的目的、為什麼找對方,讓對方能快速理解你的期望,當然接受他人幫助,也別忘了把這份點滴延續下去。
另外,務必要注意:如果你是使用文字訊息詢問,記得務必留意陳述語氣,可以看看以下這兩句:
「Lynn 我要換工作,你那邊有什麼機會?」
「Lynn 我最近在思考從工程師轉換到業務的可能性,你目前是否有跨領域的機會,或者有時間能與你請教聊聊嗎?」
這兩句話都是來自於同一位並且是我沒接觸過的求職者,可以參照一下標注的顏色,如果你是我,看到這訊息的感受是怎麼樣的呢?理解又是怎麼樣的呢?千萬記得避免太急躁,未經思考發出訊息。
- 迷思五:人脈必須是去認識比自己厲害、比自己高階的職場人,才能發揮價值。
這樣的思考,大部分來自於:“認為這樣的職場人,能帶給你的幫助更大、更有效率”。沒錯,但我們要小心這樣的想法是不夠周延的,還記得文章開頭講到的一個真實場景嗎?
「我以前帶的工讀生畢業後加入了化妝品業,與老闆提到我,就跑來這當行銷主管了。」
為什麼這位工讀生願意跟現任公司推薦他的前主管呢?從這句話,我們可推敲出一件事情:每個人的人生際遇絕對是動態的。今天的現在,面對非同領域、位階高低不一致的職場人,我們都無法預測他們的未來。反而,擁有開放的心態,看待他人角色、環境、特質上不同,才能讓“自己的人脈”跟著“他人的人生際遇”一起“成長”起來,甚至同時成為一位“Giver” 和 “Taker”。
也許你閱讀過許多人脈文章提到許多中高階者,很會善用“人脈關聯性”去拉攏機會、創造更多可能,像是那些EMBA聚會、私人品酒會等。我的觀察是:偏偏有些之中的他們,還懂得“往下打開人脈”,譬如與櫃檯人員、業務助理做交流,因為他們知道更多前線訊息,讓他們能從不同觀點切入與觀察動態,這點也是我們可以納入思考的。
也許你閱讀過許多人脈文章提到許多中高階者,很會善用“人脈關聯性”去拉攏機會、創造更多可能,像是那些EMBA聚會、私人品酒會等。我的觀察是:偏偏有些之中的他們,還懂得“往下打開人脈”,譬如與櫃檯人員、業務助理做交流,因為他們知道更多前線訊息,讓他們能從不同觀點切入與觀察動態,這點也是我們可以納入思考的。
3. 以上,我們再次整理一下這五點誤解中,可以總結出:
現代職場人有時忙碌於工作,真的會忘記所謂人脈的經營,偏偏人脈所需,都是當“需要”才會意識到少一塊拼圖的感覺,不管你是想求職打探消息、取得升職機會、調查競爭者狀況等。拓增人脈像是種技術,但人脈拿捏是種藝術。希望我們都能將這份藝術,成為生活態度的一部分,扭轉心態,趨近並吸引於我們想要的職場人生,下篇會聊聊關於求職人脈上的(補救)小技巧。
- 任何外出都有潛在機會建立起這些所謂:弱關係(Weak Ties),不失個好開端。
- 內向的人也能夠憑藉著自己的“策略”而非“個性”,善用提問,參與社交活動。
- 千萬別敗給了自尊心,換個方式思考:你有一個目標,你想達到目標,因此你透過“簡單的問句”,去接觸一個可能性。
- 對時間碎片化的職場人是更可以開放並接受:直接釋出明確的期望、找上對方的原因,這樣的訊息,但記住務必要注意文字陳述的語氣。
- 每個人的成長際遇絕對是動態的,讓“自己的人脈”跟著“他人的人生際遇”一起“成長”起來。
現代職場人有時忙碌於工作,真的會忘記所謂人脈的經營,偏偏人脈所需,都是當“需要”才會意識到少一塊拼圖的感覺,不管你是想求職打探消息、取得升職機會、調查競爭者狀況等。拓增人脈像是種技術,但人脈拿捏是種藝術。希望我們都能將這份藝術,成為生活態度的一部分,扭轉心態,趨近並吸引於我們想要的職場人生,下篇會聊聊關於求職人脈上的(補救)小技巧。
Happy Hunting!
Lynn
Great write up.
回覆刪除Great article! Same with my experience Thanks for sharing.
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