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我個人的愛片之一:Hodejegerne,也就是Headhunters。在講述一位高階獵頭背後是個名畫偷畫賊的故事。

如果談到“Headhunting”的本質,Executive Search會是比較貼近的。回溯一下獵頭的歷史(不好意思講古一下):Headhunting源起其實來自於“軍人的特殊技能配對”。在1950年後,工業化的革新與飛快的技術進步,導致各行業產生大量特殊能力的人才需求。而由於許多前軍人具備多樣化、能應用於各種行業的“特殊技能”,像是在機械、工具等,透過他們的人脈能夠推薦給業界,其他具有專門技能的同袍,因此打開這大門。
能夠應用的東西才能流行,傳統招募模式下,雇主習慣去等待候選人自行上門投遞職缺申請,而Headhunting(“Executive Search”)引進了雇主能夠去主動挖掘出各種潛在候選人,進入各種可職缺的概念,這使招募產業開始有了定位,並延伸成為更大的商業型態,讓獵頭在各個層次皆有專家,並在具體的行業和功能領域活躍了起來,從歐美開始傳遞到其他國家。

這篇是下篇,因此讀完這篇你一樣可以知道:
A. 顧問型獵頭的神秘收費、商業模式,去得到你該對他們設定的期望值
B. 給“求職者”、“人資者”、與“想當獵頭的人”需要知道的魔鬼細節

[Executive Search / 顧問型獵頭]
以下簡稱E型獵頭,他們以客戶中心為導向,長期夥伴關係的“深入”經營,同時間只與少數家公司合作。甚至,雇主在人才市場上已透過C型獵頭,搜尋過一段時間仍無成效時,也會找上E型獵頭協助;簡而言之,他們專注於解決困難度高、客製需求高的人才搜索案件。

面對客戶,E型獵頭無法用一招”打天下。他們更需要以顧問式方式,去瞭解客戶產業背景,及商業策略的獨特需求,去描繪出合適人選的樣貌,再根據這些樣貌,尋找出這些背景、個性“多樣化”的候選人(Candidate),並參與至整個招募流程的環節上。這些都強化了他們與C型獵頭不同的市場定位與區隔,也是深根出“獨家關係”很重要的關鍵但這同樣地,也會反應在服務費用、跑案子時間長度上。

可能名稱: Consultant, Recruitment Consultant, Recruiter, Headhunter, Search Consultant, Executive Search Consultant, Account Executive, 招募顧問, 獵人頭顧問, 行業諮詢專家

1. 涉獵市場
通常,E型獵頭活躍在Senior to Executive Level的(跨國)人才市場,或是市場“尚未大量出現”的特別職缺。與C型獵頭相比,E型獵頭手上不會有太多“Ready to Go”的履歷,因為被期望產出的服務是直接挖角(Direct Hunting)、人才解決方案(Talent Solution)。沒有所謂單一條件設定,接觸對象大多都是被動求職者,甚至,他們不受限於人才資料庫的有無、以及接觸的產業型態,反而能善用核心能力去解決、保持高度動態與彈性,去完成搜尋。

2. 收費方式
E型獵頭服務費用較高,採取單次職位或專案階段式費用收費。以台灣市場來說,平均座落於候選人年薪的25%~33%間。對E型獵頭來說,產出高質量的“人才解決方案”是很重要的,注意:這邊我們強調的是解決方案,這並非像C型獵頭送履歷就可以滿足客戶的,所以通常結案時間也會拉得比較長,譬如半年也是有可能的。甚至,為了與C型獵頭競爭,E型獵頭的服務收取費降低、也不用先預付服務費,但仍須產出高質量專案,因此E型獵頭的生存、穩定現金流來源、客戶來源與景氣衝擊,是個不小的挑戰

3. 商業模式:拼細心質量前瞻觀點。E型獵頭在深入一個搜索案子前,會與雇主一同從無到有繪製出理想期望、達成目的、過程風險,推測可能人才相貌。當然這只是理想狀況,現實中,客戶可能只告訴他們:「我公司要從硬體轉型軟體,需要重組技術團隊來贏過競爭對手ABC,幫我找人。」相比於,HR會明確告知C型獵頭:人才的明確需求條件,是很不同的。那麼——“這些人才怎麼來?怎麼做技能佈局?又有什麼籌碼,吸引他們加入?” 在這麼抽象的概念中,找出路徑、達到這期望與產出結果,就是非常考驗E型獵頭的時候了。
他們會開始分析市場競爭者、深入客戶競爭者內,瞭解相同職缺的人才情況,例如薪資行情、人才強項,人才背景等,然後明確列出特定職缺的人才名單等,讓雇主能一目暸然,知道現在的競爭對手有哪些藏起來的“人才寶藏”,是可以考慮去接洽的,而這些都是無法透過HR人資憑一己之力去完成的,不論是檯面上下的政治、機密考量等。

因此這種搜尋過程都是很低調進行的,不會有公開訊息,更不可能有在網路上代徵求才資訊這種行為。

4. 獵頭模樣
E型獵頭的背景非常多樣,可能是在某塊行業深耕經驗的專家,不論是半導體、資訊技術、人資法律、財務金融等。又或者國際觀非常強,能深入陌生市場、打破語言文化隔閡,去挖掘最新的產業消息、預測人才流動。有些人會感覺他們很神秘,甚至有些難以親近。在這些人的特質上,可能是理性並且邏輯觀念很強,有著強大專注力與耐力、觀察力敏銳、政治敏感度高、高度對話力等,甚至他們可能是內向的。許多成功的E型獵頭,都有著一種開口三句話,就能有種讓人信服且舒服的氛圍,並提出跳出框架的建議,這是非常需要時間、經驗累積與高度挑戰自我,才能訓練得來的。


[適合狀況]
1. 對求職者來說
如果你是“主動”求職者,只透過E型獵頭,速度可能會比較慢些,畢竟他們的合作客戶有限,也不採“試試看”的心態去送出履歷。有些求職者可能會說:「機會有限就算了,甚至還與C型獵頭推薦的重複。」但要注意,雇主放給他們的職缺,多半會是前瞻性較高的職位,像是未來團隊領導人佈局等,因此不要聽到同個客戶就直接說:「我沒興趣。」畢竟即使是同一家公司,也是會有著強勢部門、主力產品的劃分,能分到的資源、發揮空間也不同,對吧?可不要被自己的思考框架給綁架了,拒絕前先給空間了解,對自己是有利的。

而在人力市場上,遇到E型獵頭的機率又比較低。因此,如果你遇到了“E型獵頭”或是以“顧問式作案的C型獵頭”,建議可以主動詢問對方:有沒有與某幾家目標公司合作,就你的觀察,你有什麼XX特殊技能經驗能貢獻。如果言之有理,也會讓E型獵頭對你留下深刻印象。甚至有些E型獵頭會很有興趣,去主動打聽目標公司,畢竟他們接觸客戶的方式是很不同的,並有種特別的影響力去建議雇主對於新職位的設計,用人的擺放及推送內心口袋名單的候選人。

2. 對HR來說
如果適逢組織重組變革、新市場進入與團隊打造,這種衝擊力道大、機密性高、需要挖角的職位需求,使用E型獵頭是較為理想的。同時使用C型與E型獵頭也是沒問題,可以透過E型獵頭的經驗,用不同角度接觸被動求職者,做不一樣的篩選方式,找出潛在接班人。而通常HR對獵頭防備心會比較重一點,但獵頭也是會有HR的機會在手上,保持開放心態,即使目前沒招募需求,可以當多認識了一位新朋友心態去接觸。

有個迷思是:篩選獵頭時,要用大公司才有保障。但要換個角度思考,簽約有所謂道德條款,意思是如果“我與你簽約結案過,那麼我就不能夠碰(挖)你公司的人”。那麼大公司必然有很多客戶,那這樣是不是很多候選人不就不能夠接洽了呢?所以在這麼多獵頭中去篩選出合適夥伴也是種考驗。

3. 對想當獵頭的人來說
許多有豐富產業經驗的人,會考慮藉由自身人脈發揮與獨特產業見解,去轉行做獵頭,不論是加入獵頭公司或自己成立,這不失個壞選擇。但即使有些資深的職場人轉入獵頭,也是有高度失敗的風險,為什麼呢?雖然是E型顧問,前期不需要努力拋頭露面去開拓人脈,但是如何巧妙把如何把既有人脈,轉化成商業合作甚至是你的經濟來源、並“放下身段”去傾聽、拋開“既有的心智認知”是很重要的,否則經驗反而會變為阻礙。

其實Executive Search的前身,早期是趨近Retained Search轉變而來的,意即在正式開始搜尋人才前,合作雇主需要先預先支付一筆服務費用,而如果成功找到人才,甚至是有可能收取到候選人年薪的50%作為服務費的。但隨著許多HR人資軟體的開發,甚至是像LinkedIn平台的出現,促進了這產業競爭更加劇烈。早期許多做Retained Search的顧問,轉型成個人工作者Freelancer形式、或由1~2個人工作室彈性經營,並且以一種“Contingency收費”做“Retain服務品質”經營(但服務費百分比仍會稍高一些)。至於做Retained Search的公司,有一些轉型為全方位的HR方案提供者,所以你可以發現,許多做Excutive Search的公司也強調,提供Contingency Recruiment的服務、訓練講師服務與領導力與接班人計劃。

至於,獵頭產業這麼競爭、緊密產業變動與薪資天花板,會不會消失呢?的確,許多獵頭會隨著市場移動,譬如新加坡獵頭開拓台灣市場、台灣獵頭至中國市場開拓。只要在人工智能還尚未完全剖析人類情緒、經驗,這種藝術技巧,很難一天就顛覆。至於如果需要重度仰賴資料庫工作、像電話客服工作模式的獵頭,的確,該要有危機意識了,畢竟我們活在一個,只能做短期預測的時代,甚至工作完全被取代的未知中——即使是獵頭。


Happy Hunting!